三星的興起體現了亞洲芯片代工業的快速改變。在這一行業中,速度、創造性和資金實力有著重要作用,而各大芯片公司正跟隨消費者的步伐,從計算機芯片的制造轉向iPhone和iPad等移動設備的芯片制盡管英特爾仍是這一行業的領先者,在芯片制造技術方面有著2年的領先優勢,但芯片行業正經歷10年中規模最大的洗牌,一些此前不太知名的小型代工商發展速度最快。
成本上漲 日本公司曾一度在這一行業處于領先。然而由于成本上漲,以及遭遇三星和臺積電的有力競爭,日本芯片公司正面臨困境。以爾必達和瑞薩電子為例,這些公司擁有技術,但缺少資金對工廠和技術升級進行持續的投資。 IHS iSuppli半導體制造行業研究主管萊恩·杰利內科(Len Jelinek)表示:“隨著技術發展,單一企業無法獨立承擔先進生產線的建設成本。合作代工的模式是解決成本問題的一種好方式。”目前,現代化的芯片制造工廠通常需要數十億美元投資。
IHS iSuppli預計,到2015年,芯片代工行業的營收將達到420億美元,高于目前的約300億美元,占整個芯片行業的10.8%。此外到2015年時,芯片代工商的產能將占整個芯片行業的1/4,高于目前的1/5。
臺積電和臺聯電是全球最重要的兩家芯片代工商。張忠謀于1987年創立了臺積電。根據Gartner的數據,該公司去年營收為145億美元,市場份額為49%,規模達到臺聯電的4倍。另一家重要的芯片代工商是從AMD分拆出的GlobalFoundries。該公司得到阿布扎比主權基金的支持,去年營收為35.8億美元。中國的中芯國際和以色列的Towerjazz也排名前列。